Cell Rep., 29(9):2608-2620.e4, 2019
熊、松鼠、蝙蝠、狐猴和刺蝟等動物,在夏秋季大量進食增重,以供冬眠期間逐漸消耗。
刊登在《Cell Reports》期刊的研究則指出,這種現象和肥胖人士的身體狀況類似。不過動物冬眠時不吃不喝、不排泄排遺,心跳速率降到每分鐘 10 下,血液中氮濃度也飆升。
人類若在此肥胖又不活動的情況下,將產生糖尿病、癌症及阿茲海默症風險,但冬眠後的動物身體狀況卻依然良好。
研究人員將冬眠動物的基因定序,發現某些特定基因能調控食慾及對抗胰島素效用,而此區域和人類肥胖基因所在區域相同。因此若能針對這些基因進行標的性治療,有機會幫助肥胖人士享受動物冬眠後的效果。
回覆留言